枣的知识点,你了解多少?
2022-03-03
把“桃”说成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水果,不是太准确,更贴切的应该是枣。枣的发源地在中国,全世界只有中国才大规模栽培枣树,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95%以上,国外基本没有经济栽培,大多数外国人甚至从来没吃过枣,这种地位在水果中无出其右者。不过,枣的更显赫身份是“中国第一大干果”,称之为“水果”略有些尴尬,还是定义为“果树”比较妥当。
是干果,也是水果
生活中遇到的枣,或是干枣蜜枣,或是碾成齑粉的枣泥,甚少鲜食,此事自古皆然。苏秦曰“枣栗之实,足实于民”,将枣和栗并列为口粮;一千多年后,还是他们苏家的苏东坡在《与章质夫三首》中说,“万一有南来便人,为野山参、干枣数斤,朝夕所须也”,又把干枣、野山参当成休闲食品......非是干枣贵重,实因野山参价廉,人参的发迹史始于明末清初,之前的咖位只是平常而已。如今野山参已是高不可攀,枣却仍然一如既往地陪伴着广大劳动人民,尤其是在北方的乡村,枣树几乎无处不在。正如欧阳修诗曰“秋来红枣压枝繁,堆向君家白玉盘”,古人当然也吃鲜枣,更何况现代人。《中国果树志·枣卷》收录枣的栽培品种700多个,分为制干型、蜜枣型、鲜食型和兼用型等4类,鲜食品种261个,冀鲁枣区占比最高,但过去多数只是零星栽植,非产地一般接触不到。直至上世纪90年代,河北、山东的“冬枣”等品种以第二代水果的名义开始规模化栽培,枣才有了在现代水果界初露锋芒的机会。不过,本砖家倒是从小就把枣当成水果吃,因为我家有两株树,一株是枣树,还有一株也是枣树......
枣和酸枣的关系,酸枣通常是低矮灌木,据说往往长到杯口粗即枯死,再从根部发新芽,但架不住特别能活,动辄寿至千年,有时也能集腋成裘长成个乔木模样,“参天”虽无可能,“大树”还是有的。上图是青岛即墨区杨家屯村的“千年酸枣树”,我在当地挂职时曾骑行数公里山路专门前去拜谒,历经坎坷后终于亲见其芝颜。树高8米有余,树干古拙遒劲,据鉴测树初生于隋唐,已有1400多年树龄,至今仍枝繁叶茂,秋季时硕果累累。既然酸枣可以长成这样,被驯化为高大的枣树似乎也没啥不能理解的。
【免责声明:本网站内容,有来自于网络文章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、立场,本站也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如文章有侵权请及时联系,将予以删除】